古代成语

鸿图华构

hóng tú huá gòu

宏大华美的建筑景观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张居正《宫殿纪》:“高皇帝定鼎金陵,文皇帝建都燕蓟,我皇上龙飞襄郢,三大都在寰宇间,皆据百二之雄胜,萃岳渎之灵秀。鸿图华构,鼎峙于南北。”

甲第星罗

jiǎ dì xīng luó

甲第:封侯者的住宅,泛指显贵的宅第。富丽堂皇的宅院像繁星一样密布。形容富家大院众多

成语出处

宋·杨侃《皇畿赋》:“甲第星罗,比屋鳞次,坊无广巷,市不通骑。”

匡时济俗

kuāng shí jì sú

匡:纠正;济:救助。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,使之归于正道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元稹《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》:“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,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,匡时济俗,罔不率繇。”

家丑不外扬

jiā chǒu bù wài yáng

丑:羞耻;扬:宣扬,传播。家庭内部不体面的事情不向外人宣扬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玄门偃禅师法嗣》:“问:‘如何是和尚家风?’师曰:‘不欲说似人。’曰:‘为甚么却如此?’师曰:‘家丑不外扬。’”

家道壁立

jiā dào bì lì

家道:家庭经济状况;壁立:空无所有。形容极其贫穷

成语出处

《南史·徐孝克传》:“陈亡,随例入长安。家道壁立。”

旷世奇才

kuàng shì qí cái

旷世:当代没有能相比的。指当代少见的奇才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屠隆《彩毫记·祖饯都门》:“李公旷世奇才,正宜匡扶社稷。”

烘堂大笑

hōng táng dà xiào

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。 >> 烘堂大笑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代御史有台院、殿院、察院之分,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,谓之“杂端”;凡公堂会食,都不谈笑,如杂端先笑,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,谓之“烘堂”。见唐赵璘《因话录·征》。

家业雕零

jiā yè diāo líng

家业:家产;雕零:零落。家道衰落

成语出处

元·李行道《灰阑记》楔子:“不幸轮到老身,家业雕零,无人养济。”

狂犬吠日

kuáng quǎn fèi rì

疯狗对着太阳乱叫。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屈子赋曰:‘邑犬群吠,吠所怪也。’仆往闻庸、蜀之南,恒雨少日,日出则犬吠。”

红紫乱朱

hóng zǐ luàn zhū

古以朱为正色,紫为杂色。红紫乱朱指杂色混乱正色。比喻邪道取代正道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曰:恶紫之夺朱也。”《孟子注疏·赵岐·题辞》:“正涂壅底,仁义荒怠,佞伪驰骋,红紫乱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