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旷日弥久

kuàng rì mí jiǔ

旷:耽搁荒废。指时间拖得很久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太子丹曰:‘太傅这计,旷日弥久,心惛然,恐不能须臾。’”

价重连城

jià zhòng lián chéng

价:价格;连城:连成一片的城池。形容物品极为珍贵,价值极高

成语出处

唐·韦庄《乞彩笺歌》:“也知价重连城璧,一纸万金犹不惜。”

匡乱反正

kuāng luàn fǎn zhèng

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仲尼悼礼废乐崩,追修经术,以达王道,匡乱世反之于正。”

假阶救火

jiǎ jiē jiù huǒ

假:借;阶:梯子。比喻做事不讲效率,做事机械。 >> 假阶救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赵成阳堪,其宫火,欲灭之,无阶可升。 《燕书》

轰轰烈烈

hōng hōng liè liè

成语正音

轰,不能读作“hònɡ”。

轰轰:象声词,形容巨大的声响;烈烈:火焰炽盛的样子。形容事业的兴旺。也形容声势浩大,气魄宏伟。 >> 轰轰烈烈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文天祥《沁园春·题张许双庙》词:“人生欻翕云亡,好烈烈轰轰做一场。”

旷日持久

kuàng rì chí jiǔ

成语正音

旷,不能读作“ɡuǎnɡ”。

旷:荒废,耽误。荒废时间,拖得很久。 >> 旷日持久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今得强赵之兵,以杜燕将,旷日持久,数岁,令士大夫余子之力,尽于沟垒。”

匡救弥缝

kuāng jiù mí fèng

指纠正错误,弥补过失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纠合诸侯,而谋其不协,弥缝其阙,而匡救其灾。”

鸿儒硕学

hóng rú shuò xué

鸿儒:大儒;硕学:有很多学问的人。泛指学识渊博、造诣很深的学者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儒林传序》:“鸿儒硕学,无乏于时。”

狂风骤雨

kuáng fēng zhòu yǔ

原形容大风大雨。后也比喻处境险恶或声势猛烈。

成语出处

《老子》第二十三章:“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