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家累千金,坐不垂堂

jiā lěi qiān jīn,zuò bù chuí táng

指家财富有的人常自珍爱,不自蹈险地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下》:“盖明者远见于未萌,而知者避危于无形,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。故鄙谚曰:‘家累千金,坐不垂堂’,此言虽小,可以喻大。”

家殷人足

jiā yīn rén zú

家家富裕,人人丰足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临菑之涂,车毂击,人肩摩,连衽成帷,举袂成幕,挥汗成雨,家殷人足,志高气扬。”

轰雷贯耳

hōng léi guàn ěr

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。形容人的声名很大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郑光祖《王粲登楼》第一折:“久闻贤士大名,如轰雷贯耳。”

郐下无讥

kuài xià wú jī

指微不足道。 >> 郐下无讥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吴公子札来聘……为之歌《陈》,曰‘国无主,其能久乎!’自《郐》以下无讥焉。”杜预注:“《郐》第十三,《曹》第十四。言季子闻此二国歌,不复讥论之,以其微也。”

家累千金

jiā lèi qiān jīn

指家中极富财产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侍中殷仲文进曰”刘孝标注引南朝·宋·檀道鸾《续晋阳秋》:“[仲文]性甚贪吝,多纳贿赂,家累千金,常若不足。”

家无斗储

jiā wú dòu chǔ

家里的粮食储备不足一斗。形容生活窘迫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王欢传》:“安贫乐道,专精耽学,不营产业,常丐食诵诗,虽家无斗储,意怡如也。”

脍炙人口

kuài zhì rén kǒu

成语正音

脍,不能读作“huì”;炙,不能读作“jiǔ”。

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。指美味人人爱吃。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。 >> 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五代·王定宝《唐摭言·海叙不遇》:“如‘水声常在耳,山色不离门’,又‘扫地树留影,拂床琴有声’……皆脍炙人口。”

红腐贯朽

hóng fǔ guàn xiǔ

红腐:粮食经久腐坏,颜色变成红赤色。贯朽:穿铜线的绳索因天长日久而朽烂。形容资财充足,钱粮无数。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捐之传》:“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,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。”

架肩击毂

jià jiān jī gū

肩膀相挨,车轮相撞。形容行人车辆拥挤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高彦林《唐阙史·卢渥》:“及赴任陕郊,洛城自居守分司朝臣已下,互设祖筵,遮于行路,洛城为之一空。都人观者架肩击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