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刻船求剑

kè chuán qiú jiàn

死守教条,比喻拘泥成法,固执不知变通

成语出处

唐·刘知畿《史通·因习》:“夫事有贸迁,而言无变革,此所谓胶柱而调瑟,刻船以求剑也。”

鹤背扬州

hè bèi yáng zhōu

比喻利欲之心。 >> 鹤背扬州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殷芸《小说》卷六:“有客相从,各言所志:或原为扬州刺史,或原多赀财,或原骑鹤上升,其一人曰:‘腰缠十万贯,骑鹤上扬州。’欲兼三者。”

极而言之

jí ér yán zhī

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。指把话说到头。

成语出处

明 袁宏道《与仙人论性书》:“极而言之,亦是心形炼极所现之象。”

佶屈聱牙

jí qū áo yá

成语正音

佶,不能读作“jié”;聱,不能读作“zhuì”。

佶屈:曲折;聱牙:不顺口。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周浩殷盘,佶屈聱牙。”

吉日良辰

jí rì liáng chén

成语正音

吉,不能读作“jī”。

吉:吉利;良:好;辰:时日。美好的时辰,吉利的日子。后常用以称宜于成亲的日子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歌·东皇太一》: “吉日兮辰良,穆将愉兮上皇。”

及时行乐

jí shí xíng lè

成语正音

乐,不能读作“yuè”;行,不能读作“hánɡ”。

不失时机,寻欢作乐。

成语出处

汉乐府《西门行》诗:“夫为乐,为乐当及时。”《古诗十九首·生年不满百》:“ 为乐当及时,何能待来兹”。

鹤唳猿声

hè lì yuán shēng

鹤鸣猿啼。形容凄清孤寂的景象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梅鼎祚《玉合记·酧负》:“早除却花魔酒病,惯闻他鹤唳猿声,守清夜药垆丹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