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开门揖盗

kāi mén yī dào

成语正音

揖,不能读作“jí”或“jì”。

开门请强盗进来。比喻引进坏人,招来祸患。 >> 开门揖盗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:“况今奸宄竞逐,豺狼满道,乃欲哀亲戚,顾礼制,是犹开门而揖盗,未可以为仁也。”

积基树本

jī jī shù běn

缔造基础,树立根本。

成语出处

晋·干宝《晋纪总论》:“故其积基树本,经纬礼俗,节理人情,恤隐民事,如此之缠绵也。”

国人皆曰可杀

guó rén jiē yuē kě shā

全国人民都认为他该死。形容民愤极大。 >> 国人皆曰可杀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左右皆曰可杀,勿听;国人皆曰可杀,然后察之;见可杀焉,然后杀之。 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

好酒贪杯

hào jiǔ tān bēi

指喜欢喝酒。

成语出处

沙汀《酒后》:“保长王大廷只有一宗缺点:有点好酒贪杯。一喝醉了又会变得十足脓包,失掉了他那分坚韧的好性格。”

积功兴业

jī gōng xīng yè

指建立功业,实现抱负。

成语出处

《意林》卷五引晋·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傅子曰:‘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,治国有分,御军有法,积功兴业,事得其机。”

豪横跋扈

háo héng bá hù

跋扈:专横暴戾。横行凶暴,为非作歹,专横暴虐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郑处海《明皇杂录·李遐周》:“禄山豪横跋扈,远近忧之,而上意未寤,一日遐周隐去,不知所之。”

积毁销金

jī huǐ xiāo jīn

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。同“积毁销骨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文选·江淹〈诣建平王上书〉》:“下官闻积毁销金,积谗磨骨,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,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。”吕向注:“言毁谗之深,能销磨金石之坚。”

慨然应允

kǎi rán yīng yǔn

慨然:慷慨、爽快。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二十七回:“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,孟良慨然领诺。”

积非习贯

jī fēi xí guàn

指错误长久沿袭,已成习惯。贯,通“惯”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应劭《〈风俗通〉序》:“至于俗间行语,众所共传,积非习贯,莫能原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