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汗出沾背

hàn chū zhān bèi

沾:浸湿。汗水沾湿了脊背。形容天气炎热或人极度惊慌或惭愧 >> 汗出沾背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:“朝而问右丞相勃曰:‘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?’勃又谢不知,汗出沾背,愧不能对。”

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

bù tàn hǔ xué,ān dé hǔ zǐ

不进老虎洞,就捉不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险进入危险境地,就不能取得必须的成果。同“不探虎穴,不得虎子”。 >> 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贫贱难可居,脱误有功,富贵可致。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 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》

积善余庆

jī shàn yú qìng

积:积累;善:善事;余庆:指先代的遗泽。积德行善之家,恩泽及于子孙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坤》: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”

诡变多端

guǐ biàn duō duān

诡变:狡诈多变;端:项目,点。形容坏主意很多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辙《论吕惠卿》:“怀张汤之辩诈,兼卢杞之奸凶,诡变多端。”

贵阴贱璧

guì yīn jiàn bì

贵重光阴甚于玉璧。比喻时间的宝贵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故圣人不贵尺之璧,而重寸之阴,时难得而易失也。”

不痴不聋,不做家翁

bù chī bù lóng,bù zuò jiā wēng

指作为一家之主,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。 >> 不痴不聋,不做家翁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鄙谚有之‘不痴不聋,不为家翁’,儿女子闺房之言,何足听也?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第224卷

贵人多忘事

guì rén duō wàng shì

成语正音

贵,不能读作“ɡuǐ”。

高贵者往往善忘。原指高官态度傲慢,不念旧交,后用于讽刺人健忘。 >> 贵人多忘事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二:“倘也贵人多忘,国士难期,使仆一朝出其不意,与君并肩台阁,侧眼相视,公始悔而谢仆,仆安能有色于君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