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负薪之议

fù xīn zhī yì

负薪:背柴,借指地位低微的人。下层人或卑贱者的议论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:“采择狂夫之言,不逆负薪之议。”

汉官威仪

hàn guān wēi yí

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。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“老吏或垂涕曰:‘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。’”

含垢藏疾

hán gǒu cáng jí

本谓应有包容的气量,后转用以指包容坏人坏事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。’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

广种薄收

guǎng zhòng bó shōu

薄:少。种植的面积很大,但单位产量却很低。比喻实行的很广泛,但收效甚微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康海《秋兴次前韵》:“凭着这广种薄收百亩庐,有甚踌躇?”

腐肠之药

fǔ cháng zhī yào

腐:腐蚀。有害肠胃的药。指肥肉和醇酒

成语出处

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皓步蛾眉,命曰伐性之斧;甘脆肥浓,命曰腐肠之药。”

光阴似箭

guāng yīn sì jiàn

成语正音

似,不能读作“shì”。

光阴:时间。时间如箭,迅速流逝。形容时间过得极快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韦庄《关河道中》诗:“但见时光流似箭,岂知天道曲如弓。”

腹中鳞甲

fù zhōng lín jiǎ

鳞甲:比喻人多巧诈之心。比喻居心险恶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陈震传》:“孝起前临至吴,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,乡党以为不可近。”

扞格不入

hàn gé bù rù

扞:绝;格:坚硬;扞格:相互抵触,格格不入。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。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发然后禁,则扞格而不胜。”郑玄注:“扞:坚不可入之貌。”

广厦万间

guǎng shà wàn jiān

厦:大屋子。有很多宽敞的屋子。形容受到保护、得到周济的人很多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。”

腹中甲兵

fù zhōng jiǎ bīng

甲兵:穿着盔甲的士兵。腹中装有士兵。比喻人有雄才大谋略

成语出处

《五朝名臣言行录·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》引《名臣传》:“夏人闻之,相戒曰:‘无以延川为意,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,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