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贯甲提兵

guàn jiǎ tí bīng

贯:穿;甲:盔甲;兵:武器。身穿盔甲,手提武器。形容杀气腾腾的样子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3回:“兄长既来赶席,如何又劳师动众?不入水府,扎营在此,又贯甲提兵,何也?”

不绝若线

bù jué ruò xiàn

形容局势危急,象差点兒就要断掉的线一样。

成语出处

《公羊传·僖公四年》:“南夷与北狄交,中国不绝若线。”何休注:“线,缝帛缕,以喻微也。”

寒木春华

hán mù chūn huá

寒木不凋,春华吐艳。比喻各具特色。 >> 寒木春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既有寒木,又发春华,何如也?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文章》

惯战能征

guàn zhàn néng zhēng

征:征讨。形容作战经验丰富,善于作战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3回:“手里横着一柄金蘸斧,坐下李都监那匹惯战能征雪白马。”

父母官

fù mǔ guān

旧时对州县官的称呼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9卷:“且莫说我是父母官,即使平交,也不该如此!”

不可枚举

bù kě méi jǔ

枚:个。不能够一个个地列举。形容数量、种类极多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王楙《野客丛书·俗语有所自》:“似此等语,不可枚举。”

酣畅淋漓

hān chàng lín lí

成语正音

酣,不能读作“ɡán”。

酣畅:畅饮,引伸为舒适、畅快;淋漓:畅快的样子。形容非常畅快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欧阳修《释秘演诗集序》:“无所放其意,则往往从布衣野老,酣嬉淋漓,颠倒而不厌。”

父子兵

fù zǐ bīng

指上下亲如一家的军队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卫·吴起《吴子·治兵》:“与之安,与之危,其众可合而不可离,可用而不可疲,投之所往,天下莫当,名曰父子之兵。”

不绝如线

bù jué rú xiàn

原作“不绝若线”。①形容局势危急,象差点兒就要断掉的线一样。②形容子孙衰落或后继者稀少。

成语出处

《公羊传·僖公四年》:“南夷与北狄交,中国不绝若线。”

寒毛卓竖

hán máo zhuó shù

汗毛都竖立起来。形容非常恐怖,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。

成语出处

《敦煌变文集·降魔变文》:“见者寒毛卓竖,舍利佛独自安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