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观过知仁

guān guò zhī rén

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,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里仁》:“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,观过,斯知仁矣。”

步履蹒跚

bù lǚ pán shān

蹒跚: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。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,歪歪倒倒的样了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皮日休《上真观》:“天禄行蹒跚。”

多闻强记

duō wén qiáng jì

闻:见闻。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天台韶国师法嗣》:“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,余杭人也,辩才冠众,多闻强记,时天台人推为杰出。”

步步为营

bù bù wéi yíng

成语正音

为,不能读作“wèi”。

步:古时以五尺为一步,“步步”表示距离短。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。形容防守严密,行动谨慎。 >> 步步为营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1回:“可激劝士卒,拔寨前进,步步为营,诱渊来战而擒之。”

附上罔下

fù shàng wǎng xià

附:附和;上:君王,罔:欺骗;下:臣下。亲附君王,欺骗臣下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刘向《说苑·臣术》:“泰誓曰:‘附下而罔上者死,附上而罔下者刑。’”

冠上履下

guān shàng lǚ xià

比喻上下分明,尊卑有别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冠虽敝,必加于首;履虽新,必关于足。何者,上下之分也。”

负屈衔冤

fù qū xián yuān

衔:用嘴含,这里指心里怀着。身上背着委屈,心里怀着冤枉。指蒙受冤屈,得不到昭雪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后庭花》第四折:“今日个勘成了因奸致命一凶贼,还了报了这负屈衔冤两怨鬼。”

官样文章

guān yàng wén zhāng

旧时官场中有固定格式和套语的例行公文。比喻光注意形式,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,或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吴处厚《青箱杂记·文章官样》:“王安国曰:‘文章格调须是官样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