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瓜连蔓引

guā lián màn yǐn

比喻人事上辗转牵连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刘若愚《酌中志·忧危竑议后记》:“四明藉此挑激圣怒,瓜连蔓引,是以摈李太宰,逮周嘉庆。”

遁迹销声

dùn jì xiāo shēng

指隐居不出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韦嗣立传》:“若任用无才,则有才之路塞,贤人君子所以遁迹销声,常怀叹恨者也。”

孚尹旁达

fú yǐn páng dá

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,比喻品德高尚纯洁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王肃《孔子家语·问玉》:“瑕不掩瑜,瑜不掩瑕,忠也;孚尹旁达,信也。”

遁迹匿影

dùn jì nì yǐng

指隐藏踪迹和身形。

成语出处

明·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·史七》:“但诸公皆不知用兵,闻贼至则盛怒而出,一有败衄则退然沮丧,遁迹匿影唯恐不密。”

瓜皮搭李树

guā pǐ dā lǐ shù

根本搭不上。指强认亲族。 >> 瓜皮搭李树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韦君安《梅磵诗话》中:“盖俗云:以强认亲族者,为瓜皮搭李树云。”

负乘致寇

fù chéng zhì kòu

指居非其位,才不称职,就会招致祸患。

成语出处

典出《易·解》:“六三:负且乘,致寇至,贞吝。《象》曰:‘负且乘,亦可丑也。自我致戎,又谁咎也。’”

不以辞害志

bù yǐ cí hài zhì

辞:文辞;志:作品的思想内容。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。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故说《诗》者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。”

刮垢磨光

guā gòu mó guāng

刮去污垢,磨出光亮。比喻使事物重显光辉。也比喻仔细琢磨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劝学解》:“爬罗剔抉,刮垢磨光。”

负固不服

fù gù bù fú

依恃险阻而不臣服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礼夏官大司马》:“野荒民散则削之,负固不服则侵之。”郑玄注:“负,犹恃也,固,险可依以固者也;不服,不事大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