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孤芳自赏

gū fāng zì shǎng

成语正音

孤,不能读作“hú”;赏,不能读作“chánɡ”。

孤芳:独秀一时的香花。把自己比做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。比喻自命清高。 >> 孤芳自赏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张孝祥《念奴娇·过洞庭》词:“应念岭表经年,孤芳自赏,肝胆皆冰雪。”

都中纸贵

dū zhōng zhǐ guì

形容别人的著作受人欢迎,广为流传。 >> 都中纸贵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元稹《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》:“都中纸贵流传后,海外金填姓字时。”

都俞吁咈

dōu yú xū fú

皆为古汉语叹词。吁,不同意;咈,反对;都,赞美;俞,同意。本以表示尧、舜、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,后用以赞美君臣论政问答,融洽雍睦。

成语出处

《书·尧典》:“帝曰:‘吁!咈哉!’”又《益稷》:“禹曰:‘都,帝,慎乃在位。’帝曰:‘俞!’”

佛高一尺,魔高一丈

fó gāo yī chǐ,mó gāo yī zhàng

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,要警惕外界诱惑。佛,指佛法;魔,指魔法。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(多指正义的)增长,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(多指非正义的)则加倍增长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李贽《与梅衡湘书》:“‘佛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’昔人此言,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,如形之有影,声之有响,必然不相离者。”

不惑之年

bù huò zhī nián

成语正音

之,不能读作“zī”。

不惑: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。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。 >> 不惑之年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为政》有“四十而不惑”的说法。

鼓盆之戚

gǔ pén zhī qī

旧指死了妻子。 >> 鼓盆之戚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至乐》:“庄子妻死,惠子吊之,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。”

佛头著粪

fó tóu zhuó fèn

往佛像的头上拉粪。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、玷污。 >> 佛头著粪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崔相公入寺,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,乃问师曰:‘鸟雀还有佛性也无?’师云:‘有。’崔云:‘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?’师云:‘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?’”

鼓角齐鸣

gǔ jiǎo qí míng

鼓:战鼓;角:古代军队中的乐器,即号角。战鼓响,号角鸣。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九回:“前面鼓角齐鸣,一彪军出,放过马谡,拦住张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