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风和日暄

fēng hé rì xuān

微风和畅,阳光温暖。见“风和日暖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汪廷讷《狮吼记·赏春》:“风和日暄,燕交飞触碎胭脂片。”

博大精深

bó dà jīng shēn

成语正音

博,不能读作“fù”。

博:广,多。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姜世昌《〈逸周书〉序》:“迄今读书,若揭日月而行千载,其博大精深之旨,非晚世学者所及。”

攻玉以石

gōng yù yǐ shí

攻:加工,制造;以:借用。加工璞玉需借用他山之石。比喻以他人之长,治自己之短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鹤鸣》: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

凤冠霞帔

fèng guān xiá pèi

成语正音

冠,不能读作“ɡuàn”;帔,不能读作“pī”。

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,以示荣耀。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四折:“解下了这金花八宝凤冠儿,解下了这云霞五彩帔肩儿,都送与张家小姐妆台次,我甘心倒做了梅香听使。”

博硕肥腯

bó shuò féi tú

博硕:形状大;腯:音‘途’,肥壮。指六畜肥壮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:“故奉牲以告曰:‘博硕肥途。’”

恫疑虚猲

dòng yí xū gé

虚张声势,恐吓威胁。同“恫疑虚喝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是故洞疑虚喝,骄矜而不敢进。”《战国策齐策一》作“恫疑虚猲”。

奉若神明

fèng ruò shén míng

成语正音

奉,不能读作“pěnɡ”。

奉:信奉;神明:神。崇拜得象迷信者敬神那样。形容对某些人或事物的盲目尊重。 >> 奉若神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敬之如神明。”

博采众长

bó cǎi zhòng cháng

成语正音

众,不能读作“zònɡ”。

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。

成语出处

北齐 魏收《魏书 刘芳传》:“考括坟籍,博采群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