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表壮不如里壮

biǎo zhuàng bù rú lǐ zhuàng

外表好看,不如里面结实。比喻妻子能够治家,就是丈夫的好帮手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常言道:‘表壮不如里壮’,嫂嫂把得家定,我哥哥烦恼做什么?”

鼎镬如饴

dǐng huò rú yí

饴:麦芽糖,糖浆。受酷刑像吃糖一样。形容无所畏惧,视死如归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文天祥《正气歌》:“鼎镬甘如饴,求之不可得。”

标新立异

biāo xīn lì yì

成语正音

异,不能读作“jì”。

标:提出,写明;异:不同的,特别的。提出新奇的主张,表示与众不同。 >> 标新立异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支道林在白马寺中,将冯太常共语,因及《逍遥》,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,立异于众贤之外。”

丁一卯二

dīng yī mǎo èr

丁:通“钉”,这里指榫头;卯: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。丁卯合位,一丝不差。形容确实、牢靠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三折:“要说个丁一卯二,不许你差三错四。”

锋芒毕露

fēng máng bì lù

成语正音

芒,不能读作“wánɡ”。

毕露:完全显露。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。多指人好表现自己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袁绍传》:“瓒示枭夷,故使锋芒挫缩,厥图不果。”

表里为奸

biǎo lǐ wéi jiān

表里:内外;奸:虚伪狡诈。比喻用勾结、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做坏事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黄小配《廿载繁华梦》第二十八回:“那姓周的在库书内,不知亏空了多少银子,他表里为奸,凭这个假册子,要来侵吞款项。”

标同伐异

biāo tóng fá yì

帮助意见相同的人,排斥意见不同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抵》:“真长标同伐异,侠之大者。”

表里受敌

biǎo lǐ shòu dí

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书·诸葛诞传》:“城固而众多,攻之必力屈,若有外寇,表里受敌,此危道也。”

鼎铛有耳

dǐng chēng yǒu ěr

鼎、铛: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。电鼎和铛都有耳朵。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,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、知道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:“太祖宠待赵韩王(普)如左右手。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,聚敛财贿。上怒叱曰:‘鼎铛尚有耳,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