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表里相依

biǎo lǐ xiāng yī

指关系密切,互相依存。

成语出处

《资治通鉴·秦始皇二十六年》:“三晋者,齐楚之藩蔽,齐楚者,三晋之根柢;形势相资,表里相依。”

丰取刻与

fēng qǔ kè yǔ

丰:多;刻:刻薄;与:给予。取之于民的多,用之于民的少。多形容残酷地剥削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君道》:“上好贪利,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,以无度取千民。”

表里相济

biǎo lǐ xiāng jì

表里:指内外;济:救助。原意是指内外互相庇护。后泛指内外互相救助。

成语出处

晋·桓温《辞参朝政疏》:“不有行者,谁捍牧圉,表里相济,实深实重。”

蜂目豺声

fēng mù chái shēng

眼睛象蜂,声音象豺。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。 >> 蜂目豺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文公元年》:“蜂目而豺声,忍人也。”

各奔前程

gè bèn qián chéng

成语正音

奔,不能读作“bēn”。

奔:投向,奔往;前程:前途。各走各的路。比喻各人按不同的志向,寻找自己的前途。

成语出处

元 无名氏《张协状元 贫女乞食回乡》:“方信相逢不下马,也须各自奔前程。”

个中妙趣

gè zhōng miào qù

个中:其中;妙:美妙,奇妙;趣:情趣。其中的奥妙之处和情趣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陆游《剑南诗稿·十一·对酒二首》:“个中妙趣谁堪语,最是初醮未醉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