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分浅缘悭

fèn qiǎn yuán qiān

分:情分,缘分;悭:欠缺。指缘分浅薄

成语出处

明·崔时佩《西厢记·回春柬药》:“张君瑞,想是你分浅缘悭,雨打梨花深闭门。”

变起萧墙

biàn qǐ xiāo qiáng

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,比喻内部。指祸变发生在内部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文帝纪》:“乃者王室之难,变起萧墙,赖公之灵,弘济艰险。”

隔岸观火

gé àn guān huǒ

隔着河看人家着火。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,在一旁看热闹。

成语出处

唐·乾康《投谒齐已》:“隔岸红尘忙似火,当轩青嶂冷如冰。”

变徵之声

biàn zhǐ zhī shēng

征:古代五声之一。乐声中征调变化,常作悲壮之声。 >> 变徵之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高渐离击筑,荆柯和而歌,为变徵之声,士皆垂泪涕泣。 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

跌宕不羁

dié dàng bù jī

跌宕:放纵无拘束;羁:马笼头,比喻束缚。心志放逸无拘无束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王迈潘妨》:“殿试第三人,跌宕不羁,傲侮一世。”

愤世嫉邪

fèn shì jí xié

愤:愤恨,不满;世:世道,现状;嫉:憎恶,仇恨。痛恨、憎恶腐朽、黑暗的社会现状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杂说》:“然吾观于人,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,希矣。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?”

跌荡不拘

diē dàng bù jū

指心志放逸无拘无束。同“跌宕不羁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袁黄、王世贞《纲鉴合编·宋纪·武帝》:“八月,宋主杀中书令王僧达,僧达幼聪警能文,而跌荡不拘。”

变化无方

biàn huà wú fāng

方:方向。善于变化而没有固定的方向和程式。形容变化灵活,捉摸不定。 >> 变化无方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曹公善用兵,变化无方,众虽小,未可轻也,不如以久持之。 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绍传》

愤世嫉恶

fèn shì jí è

愤:愤恨,不满;世:世道,现状;嫉:憎恶,仇恨。痛恨、憎恶腐朽、黑暗的社会现状

成语出处

宋·李觐《与王章秘校书》:“其辩说骎骎到义理,愤世嫉恶,有大丈夫之芒角。”

跌荡不羁

diē dàng bù jī

指心志放逸无拘无束。同“跌宕不羁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宣和书谱·石延年》:“遂入馆,然跌荡不羁,剧饮尚气节,视天下无复难事,不为小廉曲谨以投苟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