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焚芝锄蕙

fén zhī chú huì

芝:通“芷”,白芷,香草名;蕙:蕙草,香草名。焚毁白芷,锄掉蕙草。比喻贤人遭受灾难

成语出处

明·袁中道《李温陵传》:“斯所由焚芝锄蕙、衔刀若卢者也。”

割席分坐

gē xí fēn zuò

席:坐席。把席割断,分开坐。比喻朋友绝交。 >> 割席分坐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又尝同席读书,有乘轩冕过门者,宁读书如故,歆废书出看。宁割席分坐,曰:‘子非吾友也。’”

粉墙朱户

fěn qiáng zhū hù

粉:涂饰;朱:红色。白粉墙砖红漆大门。指富贵人家

成语出处

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汉史》:“知远将身奔入那庄门,只见粉墙朱户,画阁琼楼。”

叠岭层峦

dié lǐng céng luán

叠:重叠;层:重复,接连出现。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断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5回:“走的是些悬崖峭壁崎岖路,叠岭层峦险峻山。”

格杀不论

gé shā bù lùn

格:打;格杀:打死;不论:不论罪。指把拒捕、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刘盆子传》:“皆可格杀。”

奋袂攘襟

fèn mèi rǎng jīn

奋袂:挥袖;攘襟:撩起衣襟。挥袖攘襟站起。形容愤恨或激动

成语出处

晋·刘伶《酒德颂》:“闻吾风声,议其所以,乃奋袂攘襟,怒目切齿。”

割襟之盟

gē jīn zhī méng

割襟:指腹为婚时,各自割下衣襟,彼此珍藏作为信物。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。

成语出处

《元史·刑法志·二·户婚》:“诸男女议婚,有以指腹割衿为定婚者,禁之。”

纷华靡丽

fēn huá mǐ lì

纷华:繁华富丽;靡丽:奢侈,华丽。形容繁华富丽,奢侈讲究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安帝纪》:“嫁娶送终,纷华靡丽。”

鞭驽策蹇

biān nú cè jiǎn

鞭打跑不快的马、驴。比喻自己能力低,但受到严格督促,勤奋不息。用作谦词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张居正《纂修书成辞恩命疏》:“盖五年于兹,而今始克就,鞭驽策蹇,宁靡寸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