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杖杜弄麞

zhàng dù nòng zhāng

指人借读别字 >> 杖杜弄麞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有用‘杕杜’二字者,林甫不识杕字,谓吏部侍郎韦陡曰:‘此云杖杜何也?’陡俯首不敢言。又太常少卿姜度诞子,林甫手书庆之曰:‘闻有弄麞之庆’ 《旧唐书·李林甫传》

昭穆伦序

zhāo mù lún xù

昭穆: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,始祖居中,二、四、六世居左称昭,三、五、七世居右称穆;伦序:伦常次序。泛指家族辈分

成语出处

《周礼·春官·冢人》:“先王之葬居中,以昭穆为左右。”

枕典席文

zhěn diǎn xí wén

指以典籍为伴,勤于读书学习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李尤《床儿铭》:“虚左致贤,设坐来宾。筵床对儿,盛养已陈。肴仁饭义,枕典席文。”

遮遮掩掩

zhē zhē yǎn yǎn

指要隐瞒某种真相而行为不爽利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二卷:“这里小姐,起初害羞,遮遮掩掩。今番背却夫人,一般也老落起来。”

招降纳款

zhāo xiáng nà kuǎn

招:招引;纳:接纳;款:投诚。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、叛变的人扩充势力

成语出处

宋·何坦《西畴老人常言·明道》:“岂非招降纳款,开之以自新乎!”

战栗失箸

zhàn lì shī zhù

战栗:恐惧的样子;箸:筷子。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。形容吓得失去了常态 >> 战栗失箸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先主未发,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:‘今天下英雄,惟使君与操耳。本初之徒,不足数也。’先主方食,失匕箸。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

折柳攀花

zhé liǔ pān huā

折:断。比喻男子狎妓

成语出处

元·周德清《蟾宫曲·别友》:“茶也无多,醋也无多,七件事尚且艰难,怎生教我折柳攀花?”

真情实意

zhēn qíng shí yì

真实的情意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李东阳《求退录·诗话》:“诗有别材,非关书也,诗有别趣,非关理也……彼小夫贱隶妇人女子真情实意,喑合而偶中,固不待于教。”

招降纳顺

zhāo xiáng nà shùn

招:招引;纳:接纳;顺:归顺。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、叛变的人扩充势力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回:“昔高祖之得天下,盖为能招降纳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