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飞鸿踏雪

fēi hóng tà xuě

鸿:大雁。大雁踩过的雪地。比喻往事所遗留下来的痕迹。同“雪泥鸿爪”、“飞鸿印雪”、“飞鸿雪爪”。 >> 飞鸿踏雪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和子由渑池怀旧》诗:“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。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那复计东西。”

闭口捕舌

bì kǒu bǔ shé

犹言甕中捉鳖。比喻敌方已被控制,无法逃脱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张玄靓传》:“旋谓基曰:‘綝击其东,我等绝其西,不六旬,天下可定,斯闭口捕舌也。’”

沸沸扬扬

fèi fèi yáng yáng

成语正音

沸,不能读作“fú”。

沸沸:水翻滚的样子;扬扬:喧闹、翻动的样子。象沸腾的水一样喧闹。形容人声喧闹。

成语出处

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其中多白玉,是有玉膏,其原沸沸汤汤。”

敝盖不弃

bǐ gài bù qì

指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仲尼之畜狗死,使子贡埋之,曰:‘吾闻之也,敝帷不弃,为埋马也;敝盖不弃,为埋狗也。’”

废文任武

fèi wén rèn wǔ

文:文治;任:任用;武:武力。废掉文治,任用武力。指轻文重武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仍废文任武,缀甲历兵,效胜于战场。”

砥节砺行

dǐ jié lì xíng

指磨砺操守和品行。同“砥节励行”。

成语出处

王闿运《曾孝子碑文》:“惟先生姿度朴坚,砥节砺行,颖敏足以成学,迂诚足以矫世。 ”

弊衣箪食

bì yī dān shí

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。指生活清苦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儒林传论》:“其沉默孤微者,亦笃志于章句,以先王之道,饰腐儒之姿,达则不过侍讲训胄,穷则终于弊衣箪食。”

非愚则诬

fēi yú zé wū

诬:诬蔑。不是生性愚蠢的话,就是故意污蔑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秋水》:“盖师是而无非,师治而无乱呼?是未明天地之理,万物之情者也。是犹师天而无地,师阴而无阳,其不可行明矣。然且语而不舍,非愚则诬也。”

低情曲意

dī qíng qū yì

指对不住,不得已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四折:“今日鲁肃低情曲意,暂取荆州,以为救民之急;待仓廪丰盈,然后再献与将军掌领。”

闭境自守

bì jìng zì shǒu

指封闭四境,严加防守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唐顺之《与河南李中丞石叠书》:“吾兄以素望起而任磁镇之计,若太原再警,势须鼓行而前,不得闭境自守而已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