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筚门圭窬

bì mén guī yú

同“筚门闺窦”。柴门小户。喻指穷人的住处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儒行》:“儒有一亩之宫,环堵之室,筚门圭窬,蓬户瓮牖。”

砥节励行

dǐ jié lì xíng

指磨砺操守和品行。砥,磨练。励,振奋;振作。

成语出处

《孔丛子·公仪》:“鲁人有公仪休者,砥节励行,乐道好古,恬于荣利,不事诸侯。”

敝衣枵腹

bì yī xiāo fù

衣破肚饥。形容生活困顿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归有光《上总制书》:“故富者贫而贫者死,其不死者敝衣枵腹,横被苛敛。”

低声哑气

dī shēng yǎ qì

犹言低声下气。

成语出处

《醒世恒言·李汧公穷邸遇侠客》:“陈颜低声哑气答道:‘本县知县相公,在此拜方义士。’”

敌王所忾

dí wáng suǒ kài

指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文公四年》:“诸侯敌王所忾,而献其功。”杨伯峻注:“王之所恨怒者,诸侯亦以之为仇敌而伐之。”

敝衣粝食

bì yī lì shí

破衣粗食。形容生活困顿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曾巩《徐复传》:“穷阎漏屋,敝衣粝食,或至于不能自给,未尝动其意也。”

必也正名

bì yě zhèng míng

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子路曰:‘卫君待子而为政,子将奚先?’子曰:‘必也正名乎!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