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辗转反侧

zhǎn zhuǎn fǎn cè

成语正音

辗,不能读作“niǎn”。

辗转:翻来复去;反侧:反复。翻来复去,睡不着觉。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。 >> 辗转反侧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》:“悠哉悠哉,辗转反侧。”

折臂三公

zhé bì sān gōng

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

成语出处

唐·刘禹锡《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》:“上车著作应来问,折臂三公定送方。”

御驾亲征

yù jià qīn zhēng

御驾:皇帝的车驾,指皇帝。皇帝亲自率军出征。喻指亲自出面做某事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1回:“今刘玄德即了帝位,统精兵七十余万,御驾亲征,其势甚大。”

一毫不苟

yī háo bù gǒu

指十分认真,一丝不苟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冒襄《影梅庵忆语》:“断断是再来人,一毫不苟,一丝不挂,诚然而来,诚然而往。”

仗义执言

zhàng yì zhí yán

执言:说公道话。为了正义说公道话。指能伸张正义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十二:“此人姓范名汝为,仗义执言,救民水火。”

斩钉截铁

zhǎn dīng jié tiě

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,毫不犹豫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七:“师谓众曰:‘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。’”《朱子全书·孟子》:“君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。”

照天蜡烛

zhào tiān là zhú

照亮天空的烛光。比喻官吏的明察

成语出处

宋·范镇《东斋纪事》第四卷:“田元均密谏况,宽厚明辨,其治成都最为声。……蜀人谓之‘照天蜡烛’,又谓之‘不错事尚书’。”

斩草除根

zhǎn cǎo chú gēn

除草时要连根除掉,使草不能再长。比喻除去祸根,以免后患。 >> 斩草除根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,芟夷蕰崇之,绝其本根,勿使能殖,则善者信矣。”北齐·魏收《为侯景叛移梁朝文》:“若抽薪止沸,剪草除根。”

针芥相投

zhēn jiè xiāng tóu

磁石引针,琥珀拾芥。指相互投契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吴志·虞翻传》“虞翻字仲翔,会稽余姚人也”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《吴书》:“虎魄不取腐芥,磁石不受曲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