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本同末异

běn tóng mò yì

本:本原。末:末流。比喻事物同一本原,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。

成语出处

魏·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夫文,本同而末异。”

肝脑涂地

gān nǎo tú dì

成语正音

地,不能读作“de”。

涂地:涂抹在地上。形容惨死。也形容竭尽忠诚,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。 >> 肝脑涂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刘敬书孙通列传》:“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。”

本末倒置

běn mò dào zhì

成语正音

倒,不能读作“dǎo”。

本:树根;末:树梢;置:放。比喻把主次、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。

成语出处

金·无名氏《绥德州新学记》:“然非知治之审,则未尝不本末倒置。”

悲欢合散

bēi huān hé sàn

悲:悲哀;欢:欢乐;合:团聚;散:离散。泛指人世间悲与欢、聚与散的遭遇和心情

成语出处

唐·元稹《叙诗寄乐天书》:“当花对酒,乐罢哀余,通滞屈伸,悲欢合散。”

干霄凌云

gān xiāo líng yún

高高地耸起,直逼云霄。比喻前程远大,能够迅速成才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黄榦《勉斋文集·五·林子至子字序》:“勉乎哉!行将见子干霄凌云,而为栋梁之用。”

被灾蒙祸

bèi zāi méng huò

被:遭,受;蒙:受。比喻遭受到灾难和祸害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王充《论衡·命义篇》:“人命有长短,时有盛衰,衰则疾病,被灾蒙祸之验也。”

感今思昔

gǎn jīn sī xī

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、事物或景物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刘珙《满江红·遥寿仲固叔谊》词:“叹离多聚少,感今思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