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感人肺肝

gǎn rén fèi gān

形容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刘禹锡《唐故相国李公集纪》:“今考其文至论事疏,感人肺肝,毛发皆耸。”

放下屠刀

fàng xià tú dāo

放:安放,搁置;屠刀:宰杀牲畜的刀。佛教语,劝人改恶从善。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30卷:“只不迁不贰,是甚力量,便见工夫,佛家所谓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”

敢勇当先

gǎn yǒng dāng xiān

犹奋勇当先。比喻勇于承担重任,领头去干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四折:“若不是老相国雄才大略,和鏄诸敢勇当先,岂有今日。”

感今惟昔

gǎn jīn wéi xī

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、事物或景物。

成语出处

晋·卢谌《赠刘琨》诗:“瞻彼日月,迅过俯仰;感今惟昔,口存心想。”

方外之士

fāng wài zhī shì

方外:世外。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。后指僧道等出家人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阮籍传》:“阮籍既方外之士,故不崇礼典。”

竿头日上

gān tóu rí shàng

竿头:竹竿尖头;上:上升。比喻学业进步很快。 >> 竿头日上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秉烛谈》:“招贤大师赠一偈曰:百丈竿头不动人,虽然得人未为真。百丈竿头须进步,十方世界是全身。”

悲欢聚散

bēi huān jù sàn

悲:悲哀;欢:欢乐;聚:团聚;散:离散。泛指人世间悲与欢、聚与散的遭遇和心情

成语出处

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》:“且痛饮琼浆百盏,何苦惜分离,这悲欢聚散,元无定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