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得其所哉

dé qí suǒ zāi

所:处所,环境。找到了适合于他的地方。指得到理想的安置。 >> 得其所哉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,子产使校人畜之池。校人烹之,反命曰:‘始舍之,圉圉焉;小则洋洋焉,攸然而逝。’子产曰:‘得其所哉!得其所哉!’”

悲欢离合

bēi huān lí hé

成语正音

合,不能读作“hè”。

悲伤、欢乐、离散、聚会。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。 >> 悲欢离合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睛阳缺,此事古难全。”

得鱼忘筌

dé yú wàng quán

筌:捕鱼用的竹器。捕到了鱼,忘掉了筌。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。 >> 得鱼忘筌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荃者所以在鱼,得鱼而忘筌。”

防患于未然

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

患:灾祸;未然:没有这样,指尚未形成。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既济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”《乐府诗集·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。”

背恩弃义

bèi ēn qì yì

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。同“背恩忘义”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未通》:“反以身劳民,民犹背恩弃义而远流亡。”

得陇望蜀

dé lǒng wàng shǔ

成语正音

得,不能读作děi;也不能读作de。

陇:指甘肃一带;蜀:指四川一带。已经取得陇右,还想攻取西蜀。比喻贪得无厌。 >> 得陇望蜀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岑彭传》:“人苦不知足,既平陇,复望蜀,每一发兵,头鬓为白。”

放辟邪侈

fàng pì xié chǐ

放、侈:放纵;辟、邪:不正派,不正当。指肆意作恶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苟无恒心,放辟邪侈,无不为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