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盗名欺世

dào míng qī shì

盗:窃取;名:名誉;欺:欺骗。窃取名誉,欺骗世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史·郑丙传》:“近世士大夫有所谓道学者,欺世盗名,不宜信用。”

报本反始

bào běn fǎn shǐ

报:报答;本:根源;反:回到;始:开始。指受恩思报,不忘所自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效特牲》:“唯社丘乘粢盛,所以报本反始也。”

燔书坑儒

fán shū kēng rú

焚毁典籍,坑杀书生。同“焚书坑儒”。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并六国,称皇帝,负力怙威,燔书坑儒,自任私智。”

刀山火海

dāo shān huǒ hǎi

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。

成语出处

汉 高安世译《佛说鬼问目连经》:“我一生已来,或登刀山剑树地狱,或堕火坑……”

饱学之士

bǎo xué zhī shì

饱学:学识渊博。指学识渊博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六回:“公等皆饱学之士,登此高台,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胜事乎?”

报仇雪恨

bào chóu xuě hèn

成语正音

仇;在这里不能读作“qiú”。

雪:洗刷掉。报冤仇,除仇恨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(文)种辅翼越王勾践。而为之报怨雪耻。”

盗名暗世

dào míng àn shì

盗:窃取;名:名誉、名称;暗:黑暗。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。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不苟》:“是奸人将以盗名暗世者也。”

二虎相斗,必有一伤

èr hǔ xiāng dòu,bì yǒu yī shāng

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,其中必有一只受伤。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,激烈斗争的结果,必有一方吃亏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烟霞散人《斩鬼传》第四回:“这叫做二虎相斗,必有一伤,待他伤了一个,便容易了。”

犯上作乱

fàn shàng zuò luàn

犯:干犯。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、起义。 >> 犯上作乱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学而》:“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”

饱食终日

bǎo shí zhōng rì

成语正音

终,不能读作“zōnɡ”。

终日:整天。整天吃饱饭,不动脑筋,不干什么正经事。 >> 饱食终日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阳货》:“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