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遮天迷地

zhē tiān mí dì

形容风沙、雨雪大或人马等极多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七十六回:“风起处遮天迷地,火来时烟飞焰裹。”

斩将夺旗

zhǎn jiàng duó qí

砍杀敌将,拔取敌旗。形容勇猛善战。同“斩将搴旗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群音类选·官腔类·八义记·拷问如姬》:“只消受得瘗粉埋香,索强似斩将夺旗。”

逾淮之橘

yú huái zhī jú

比喻易地而变质的事物。 >> 逾淮之橘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晏子春秋·杂下十》:“晏子避席对曰:‘婴闻之,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。’”

枕戈待旦

zhěn gē dài dàn

成语正音

戈,不能读作“ɡě”。

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;旦:早晨。意思是立志杀敌,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。形容时刻准备作战, >> 枕戈待旦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吾枕戈待旦,志枭逆虏。”

一刀两段

yī dāo liǎng duàn

①一刀斩为两段。比喻坚决断绝关系。同“一刀两断”。②指斩首,被杀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二:“一刀两段,未称宗师。”《朱子全书·论语十六》:“直是一刀两段,千了百当。”元·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二折:“只索便一刀两段,倒大来迭快。”

照萤映雪

zhào yíng yìng xuě

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,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博学多通,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《宋齐语》:“孙康家贫,常映雪读书。”

雨蓑风笠

yǔ suō fēng lì

防雨用的蓑衣笠帽,为渔夫的衣饰。亦借指渔夫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李曾伯《沁园春·丙辰归里和八窗叔韵》词:“天教狂虏灰飞。更莫问儿郎存血衣。把雪裘霜帽,绝交楚徼,雨蓑风笠,投老吴矶。”

占风望气

zhān fēng wàng qì

察看风向云气。亦比喻看风使舵,随机应变。

成语出处

明沈德符《野获编·言事·言官一言之失》:“壬辰以外察原任去官,四君者……真实可惜;其他占风望气,詈夷为跖,自弃名教者,固不可胜数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