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罚当其罪

fá dāng qí zuì

罚:处罚,惩罚。所作处罚和所犯罪行相当

成语出处

唐·王方庆《魏郑公谏录·对百官应有堪用者》:“赏当其劳,无功者自退;罚当其罪,为恶者戒惧。”

罚不及嗣

fá bù jí sì

嗣:后嗣,子孙。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

成语出处

《新五代史·唐臣传·任圜》:“以子先人,固难容贷,然罚不及嗣,子可以轻。”

恶贯久盈

è guàn jiǔ yíng

贯:钱串;盈:充满。罪恶像钱串一样堆满。形容罪大恶极,已到了该受惩罚的末日

成语出处

唐 陆贽《议汴州逐刘士宁事状》:“伏以刘士宁昏荒暴慢,恶贯久盈,事迹彰著。”

恶龙不斗地头蛇

è lóng bù dòu dì tóu shé

地头蛇:比喻称霸一方的人。比喻外来者尽管很厉害,也斗不过本地的恶势力

成语出处

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七卷:“大官人休说满话!常言道:恶龙不斗地头蛇。”

半生尝胆

bàn shēng cháng dǎn

半生:半辈子;胆:苦胆。半辈子尝苦胆。指受了半辈子的劳苦

成语出处

宋·胡继宗《书言故事·志气类·尝胆》:“自叹劳苦曰半生尝胆。”

发号布令

fā hào bù lìng

发:发布;号:号令;布:发布;令:命令。发布命令,下指示进行指挥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卫·吴起《吴子·励士》:“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,兴师动众而人乐战,交兵接刃而人乐死。”

发号出令

fā hào chū lìng

发:发布;号:号令;令:命令。发布命令,下指示进行指挥

成语出处
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经解》:“发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,上下相亲谓之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