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张袂成阴

zhāng mèi chéng yīn

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,成为阴天。形容人多。

成语出处

《晏子春秋·杂下九》:“晏子对曰:‘齐之临淄三百闾,张袂成阴,挥汗成雨,比肩继踵而在,何为无人?’”

折冲厌难

zhé chōng yàn nán

指能压服困难,御敌致胜。

成语出处

汉·马融《延光四年日蚀上书》:“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,无二短之累,参以吏事,任以兵法,有此数姿,然后能折冲厌难,致其功实,转灾为福。”

真赃实犯

zhēn zāng shí fàn

赃物是真的,罪犯是确实的。泛指犯罪的证据确凿。

成语出处

明 徐渭《女状元》第三出:“临邛卓家失了盗,那伙做公的没处拿真赃实犯。”

招权纳赂

zhāo quán nà lù

把持权势,接受贿赂。

成语出处

《元史·朴不花传》:“不花骄恣无上,招权纳赂,奔竞之徒,皆出其门,骎骎有赵高、张让、田令孜之风。”

鱼质龙文

yú zhì lóng wén

鱼的实质,龙的外表。谓虚有其表。

成语出处
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吴失》:“鱼质龙文,似是而非,遭水而喜,见懒即悲。”

折足覆餗

zhé zú fù sù

餗,鼎内食物。比喻力不能胜任,必至败事。

成语出处

《易·系辞下》:“《易》曰:‘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凶。’言不胜其任也。”《后汉书·谢弼传》:“今之四公,唯司空刘宠断断守善,余皆素餐致寇之人,必有折足覆餗之凶。”

折长补短

zhé cháng bǔ duǎn

截取长的,补充短的。比喻用长处补短处。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今秦地折长补短,方数千里,名师数十百万,轮船国之号令赏罚,地形利害,天下莫如也。”

真知灼见

zhēn zhī zhuó jiàn

成语正音

见,不能读作“xiàn”。

灼:明白,透彻。正确而透彻的见解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三:“真知灼见者,尚且有误,何况其他!”

雨笠烟蓑

yǔ lì yān suō

防雨用的蓑衣笠帽,为渔夫的衣饰。亦借指渔夫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刘过《沁园春·咏别》词:“念丹霞秋冷,风巾雾屦,五湖春暖,雨笠烟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