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待兔守株

dài tù shǒu zhū

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,坐享其成。同“守株待兔”

成语出处

宋·张君房《序》:“刻舟求剑,体貌何殊;待兔守株,旨意宁远。”

败于垂成

bài yú chuí chéng

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。参见:“功败垂成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无名氏《释常谈·败于垂成》:“凡事欲成却不成,谓之败于垂成。”

百喙莫辩

bǎi huì mò biàn

喙:嘴,借指人的嘴。指纵有众多的嘴也不能辩解。同“百口莫辩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陈亮《谢何正言启》:“谤出事情之外,百喙莫辩;变生意料之余,三肱并折。”

戴清履浊

dài qīng lǚ zhuó

犹戴天履地。清指天,浊指地。

成语出处

前蜀·杜光庭《都监将军周天醮词》:“伏念戴清履浊,寓世立身,事主奉亲,自家刑国,虽忠贞励节,勤瘁在公,而休祉难臻,愆违易集。”

戴玄履黄

dài xuán lǚ huáng

犹戴天履地。玄指天,黄指地。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。

成语出处

《易·坤》有“天玄而地黄”之语。明·刘基《海宁应氏墓庵记》:“乃耆乃康,戴玄履黄,七十有八年。”

百废咸举

bǎi fèi xián jǔ

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。同“百废俱兴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刘基《杭州路重修府治记》:“公受命来杭未及期月,威惠大行,百废咸举。吏民顺令,如臂使指。”

戴天蹐地

dài tiān jí dì

犹戴天履地。头顶着天,脚踩着地。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。比喻恩德深广,如天高地厚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方孝孺《曹处士墓碣铭》:“吾先祖考,继世为宋民,戴天蹐地,受德泽者三百余年。”

百二山河

bǎi èr shān hé

百二:以二敌百。比喻山河险固之地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秦,形胜之国,带河山之险,县隔千里,持戟百万,秦得百二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