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安详恭敬

ān xiáng gōng jìng

安静、细心、谦恭、敬重,古时儿童教育的要领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小说·嘉言》:“教育小儿,先要安详恭敬。”

安于磐石

ān yú pán shí

安:安稳;磐石:巨石。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。形容非常稳固

成语出处

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富国》:“为名者否,为利者否,为忿者否,则国安于磐石,寿于旗翼。”

大匠不斫

dà jiàng bù zhuó

大匠: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;斫;砍削。高明的匠人不用斧头砍削。比喻居高位的人不逞小智,不代下司职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贵公》:“处大官者,不欲小察,不欲小智。故曰:‘大匠不斫,大庖不豆,大勇不计,大兵不寇。’”

安于所习

ān yú suǒ xí

安:习惯于。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。指习惯对人的制约

成语出处

明·袁宏道《叙梅子马王程稿》:“人情安于所习,故虽至美,亦以至恶掩也。”

大言相骇

dà yán xiāng hài

大言:夸大的言辞;骇:惊扰。说大话吓唬人

成语出处

明·孙仁孺《东郭记·吾将瞷良人之所也》:“他觑见俺似婴孩,大言相骇。”

白衣宰相

bái yī zǎi xiàng

指宰相家属中身无名位而仗势擅权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令狐滈传》:“且滈居当时,谓之‘白衣宰相’。滈未尝举进士,而妄言已解,使天下谓无解及第,不已罔乎?”

大福不再

dà fú bù zài

福:幸福;再:第二次。大福不会再次来临。指幸运的事情不可期望再来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大福不再,祗取辱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