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哀而不伤

āi ér bù shāng

成语正音

而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

哀:悲哀;伤:伤害。忧愁而不悲伤。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关雎》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’”

大发慈悲

dà fā cí bēi

比喻起善心,做好事。

成语出处

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梁武帝累修归极乐》:“伏望母亲大人,大发慈悲,优容苦志。”

拔宅上升

bá zhái shàng shēng

拔:拔起;宅:住宅。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。 >> 拔宅上升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晋·王韶之《太清记·拔宅》:“许真君拔宅上升,惟车毂锦帐堕故宅”。

把素持斋

bǎ sù chí zhāi

把:遵守。斋:斋戒。指信佛者遵守吃素,坚持戒律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女姑姑》三折:“念佛心把素持斋,不食荤啖柏。”

大刀阔斧

dà dāo kuò fǔ

原指使用阔大的刀斧砍杀敌人。后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。 >> 大刀阔斧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一百十八回:“当下催军劫寨,大刀阔斧,杀将进去。”

拔新领异

bá xīn lǐng yì

指创立新意,提出独特的见解。 >> 拔新领异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支道林拔新领异,胸怀所及乃自佳。”

哀兵必胜

āi bīng bì shèng

成语正音

胜,不能读作“shēnɡ”。

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,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。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,必定能取胜。

成语出处

《老子》第六十九章:“祸莫大于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,故抗兵相加,哀者胜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