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诈谋奇计

zhà móu qí jì

指狡诈的谋划,出人意料的计策

成语出处

宋·王懋《野客丛书·韩信之幸》:“有报成安君不用诈谋奇计,而广武君之说不行,信于是欣然大喜。”

甑生尘

zèng shēng chén

甑:炊具。甑里积了灰尘。形容生活贫困,断炊已久

成语出处

宋·陆游《连阴欲雪排闷》:“先生经旬甑生尘。”

斩尽杀绝

zhǎn jìn shā jué

全部杀光。比喻做事不留余地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十三回:“我本待斩尽杀绝,争奈你不曾犯法。”

乍同乍异

zhà tóng zhà yì

乍:忽然;同:一样;异:不同。一会同意,一会不同意,形容言语或态度变化太快

成语出处

《鬼谷子·飞坩》:“其说辞也,乍同乍异。”

毓子孕孙

yù zǐ yùn sūn

毓:养育。繁衍子孙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蔡邕《刘镇南碑》:“况乎将军,牧二州,二纪功载王府,赐命优备,赖而生者,毓子孕孙,能不歌叹!”

曾子杀彘

zēng zǐ shā zhì

彘:猪。曾子杀猪。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。 >> 曾子杀彘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

债台高筑

zhài tái gāo zhù

成语正音

债,不能读作“zé”。

形容欠债很多。 >> 债台高筑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诸侯王表序》:“分为二周,有逃债之台。”

乍雨乍晴

zhà yǔ zhà qíng

乍:忽然。指忽儿下雨,忽儿天晴。比喻人心情不定,变化多端,也比喻时局变化莫测

成语出处

宋·欧阳修《浣溪沙》:“乍雨乍晴花自落,闲愁闲闷昼偏长,为谁消瘦损容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