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曾几何时

céng jǐ hé shí

成语正音

曾,不能读作“zēnɡ”。

几何:若干、多少。才有多少时候。指没过多久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王安石《祭盛侍郎文》:“补官扬州,公得谢归。曾几何时,讣者来门。”

御沟红叶

yù gōu hóng yè

御沟:流经宫苑的河道。指红叶题诗的故事,后用以比喻男女奇缘。亦作“御沟流叶”、“红叶之题”。 >> 御沟红叶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孟棨《本事诗》记载,顾况在洛阳游苑中,流水上得大梧叶,上有宫女题诗,顾况次日也于上游题诗叶上,泛于波中,以此传情。又一说,题诗宫女名韩翠苹,诗为于祐所得,于又题诗为韩所得,韩、于最终成为夫妻。

遇物持平

yù wù chí píng

指对待人和事持公正态度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舜钦《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王公行状》:“苟遇物持平,轻重判然于中矣。”

优柔无断

yōu róu wú duàn

优柔:迟疑不决;断:决断。指做事犹豫,缺乏决断

成语出处

宋·魏庆之《诗人玉屑》第十卷:“又云‘杳杳烟波隔千里,白频香散东风起,日落汀洲一望时,愁情不断如春水。’观此语意,疑若优柔无断者。”

贼不空手

zéi bù kōng shǒu

比喻一定要有所得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答何叔京》:“夫孔明之出祁山,三郡响应,……拔众而归,盖所以全之,非贼人讳空手谓也。”

诈哑佯聋

zhà yǎ yáng lóng

假装哑巴聋子。指置身事外。

成语出处

《群音类选·官腔类·双忠记·睢阳陷守》:“身在伍伦中,怎做得诈哑佯聋,为官食禄,直须尽职输忠。”

一表人物

yī biǎo rén wù

形容容貌英俊。表,仪表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郑光祖《倩女离魂》第一折:“(梅香云)姐姐,那王秀才生的一表人物,聪明浪子,论姐姐这个模样,正和王秀才是一对儿。”元·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一折:“夫人,放着你这一表人物,怕没有中意的丈夫?”

有屈无伸

yǒu qū wú shēn

屈:委屈,冤枉。蒙受冤枉而无法伸诉

成语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女姑姑》第四折:“想当日酷刑害逢危遭困,您那一日便逼的我有屈无伸。”

欲盖而彰

yù gài ér zhāng

犹欲盖弥彰。

成语出处

《隋书·宇文化及司马德戡等传序》:“昔孔子修《春秋》,而乱臣贼子知惧,抑使之求名不得,欲盖而彰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