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犹豫狐疑

yóu yù hú yí

犹豫:迟疑不定;狐疑:狐狸多疑,因指犹疑不决。迟疑不决

成语出处

战国·楚·屈原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心犹豫而狐疑兮,欲自适而不可。”

择利行权

zé lì xíng quán

权:权宜,因时因事变通办法。指选择有利条件,采取应变措施

成语出处

《投笔肤谈·兵机》:“惟能因机而制变,择利而行权。”

遭家不造

zāo jiā bù zào

遭:遇到;造:成。原是周成王居父丧时自哀之辞。后指遭遇家中不幸的事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周颂·闵予小子》:“闵予小子,遭家不造,嬛嬛在疚。於乎皇考。”

燕语莺呼

yàn yǔ yīng hū

莺:黄鹂。燕子的话语,黄鹂的歌声。形容大好春光或比喻年轻女子的笑声

成语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浣花溪》第三折:“狂蜂浪蝶檐外舞,绿杨堤燕语莺呼。”

一班半点

yī bān bàn diǎn

犹言一点半点,常暗指男女关系。班,通“斑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黄庭坚《望远行》词:“且与一班半点,只怕你没丁香核。”宋·无名氏《错立身》戏文第二出:“近日来与小生有一班半点之事,争奈撇不下此妇人。”

贼人胆虚

zéi rén dǎn xū

比喻做了坏事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十六:“自古道,贼人心虚。那赵昂因有旧事在心上,比王员外更是不同,吓得魂魄俱无。”

优柔失断

yōu róu shī duàn

优柔:迟疑不决;断:决断。指做事犹豫,缺乏决断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高祖纪论》:“然而优柔失断,浸润得行。”

一百二十行

yī bǎi èr shí háng

犹三百六十行。指各种行业。

成语出处

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[微宗等]无日歌欢作乐,遂于宫中内列为市肆,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