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择木而处

zé mù ér chǔ

处:居。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做巢。比喻选择贤君明主,为其效命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:“鸟则择木,木岂能择鸟?”

掩贤妒善

yǎn xián dù shàn

掩:压制。压制、妒嫉贤能之士

成语出处

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第一卷:“勿谓卫公掩贤妒善,牛相不罹大祸,亦幸而免。”

贼去关门

zéi qù guān mén

贼偷了东西走后才云关门。比喻事故发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一:“僧问曰:‘若不遇于师,几成走作。’师曰:‘贼去后关门。’”

欲益反弊

yù yì fǎn bì

犹言欲益反损。想把事情做好,结果反而弄坏。

成语出处

金·王若虚《五经辨惑上》:“元凯于此,不独诬经,而其于《左传》,亦所谓欲益而反弊也。”

择焉不精

zé yān bù jīng

择:选择;精:精粹。从中有所选择却不够精当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荀与扬也,择焉而不精,语焉而不详。”

掩耳蹙頞

yǎn ěr cù è

蹙:皱起;頞:鼻梁。捂着耳朵,皱着鼻子。形容极其厌恶

成语出处

唐·柳宗元《河间妇传》:“自是虽戚里为邪行者,闻河间之名,则掩耳蹙頞,皆不欲道之。”

有权有势

yǒu quán yǒu shì

势:地位和权力。既有权力,又有地位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2卷:“从来有权有势的,多不得善终,都是如此。”

泽及髊骨

zé jí cī gǔ

泽:恩泽;髊:肉未烂尽的骸骨。恩泽及于死者。形容恩德深厚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孟冬纪·异用》:“文王贤矣,泽及髊骨,又况于人乎!”

有首有尾

yǒu shǒu yǒu wěi

首:头。有开头,有结尾。做事能坚持到底。指故事或文章结构完整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朱子全书·论语四·公冶长》:“做得一章有头有尾,与今日学者有头无尾底不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