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赃秽狼藉

zāng huì láng jí

指贪污受贿,行为不检,名声败坏。

成语出处

《古今小说·沈小霞相会出师表》:“一到京师,看见严家赃秽狼藉,心中甚怒。”

凿龟数策

záo guī shǔ cè

凿龟:钻灼龟甲,看灼开的裂纹推测吉凶;数策:数蓍草的茎,从分组计数中判断吉凶。指古人用龟甲蓍草来卜筮吉凶。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饰邪》:“赵又尝凿龟数策而北伐燕,将劫燕以逆秦,兆曰大吉。”

赃私狼籍

zāng sī láng jí

指贪污受贿,行为不检,名声败坏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孙盛传》:“温得盛笺遣从事重案之,赃私狼籍,槛车收盛到州,舍而不罪。”

凿饮耕食

záo yǐn gēng shí

指百姓乐业,天下太平。

成语出处

汉·王充《论衡·感虚》:“尧时五十之民击壤于涂,观者曰:‘大哉尧之德也!’击壤者曰:‘吾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,尧何等力!’”

云谲波诡

yún jué bō guǐ

成语正音

谲,不能读作“jú”。

谲:诡:怪异,变化。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,形态不可捉摸。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、波浪一样千姿百态。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扬雄《甘泉赋》:“于是大厦云谲波诡,摧摧而成观。”

凿壁偷光

záo bì tōu guāng

成语正音

壁;不能写作“璧”。

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。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。 >> 凿壁偷光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。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