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指水盟松

zhǐ shuǐ méng sōng

盟:盟誓。指着流水、松树盟誓。形容情谊之深

成语出处

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诟奸》:“章相与学士,初方指水盟松,后反操戈入室,不免乘此机会,嘲他几句,有何不可?”

一隅之见

yī yú zhī jiàn

成语正音

隅,不能读作“yù”。

见:见解。偏于一方面的见解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述尔》: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

指佞触邪

zhǐ nìng chù xié

佞:花言巧语的小人;触:冲撞。指斥奸小,抵制邪恶

成语出处

唐·李世民《唐太宗敕》:“宪宦之职,在指佞触邪。”

一言九鼎

yī yán jiǔ dǐng

九鼎:古代国家的宝器,相传为夏禹所铸。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。比喻说话力量大,能起很大作用。 >> 一言九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平原君列传》:“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,强于百万之师。胜不敢复相士。”

知命安身

zhī mìng ān shēn

命:命运。服从命运,安于自身所处的地位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滓范叔》第一折:“量范雎是一愚瞽之夫,则可待时守分,知命安身,未敢希望功名也。”

一日九迁

yī rì jiǔ qiān

九:形容多次;迁:升职。一日之内多次升迁。比喻官职升得极快。

成语出处

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卷九:“安上宜官,一日九迁,升擢超等,牧养常山。”

知白守辱

zhī bái shǒu rǔ

知白:明辨是非。对是非黑白,虽然明白,还当保持暧昧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下》:“知其白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