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眢井瞽人

yuān jǐng gǔ rén

眢井:枯井;瞽:瞎子。处于枯井中的瞎子。比喻毫无见识的庸人

成语出处

严复《救亡决论》:“盖非西学洋文,则无以为耳目,而舍格致之事,将仅得其皮毛,眢井瞽人,其无救于亡也审矣。”

优贤扬历

yōu xián yáng lì

指敬重贤才,表扬其事迹。亦作“优贤飏历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隶释·汉成阳令唐扶颂》:“遂兴无为之治,优贤扬历,表善绌恶,遵九德以绥民,崇晏晏之惠康。”

怡然自得

yí rán zì dé

成语正音

得,不能读作“děi”;怡,不能读作“tái”。

怡然:安适愉快的样子。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《列子·黄帝》:“黄帝既寤,怡然自得。”

云锦天章

yún jǐn tiān zhāng

云锦:神话传说中织女用彩云织出的锦缎。天章:彩云组合成的花纹。比喻文章极为高雅、华美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潮州韩文公庙碑》诗:“手抉云汉分天章,天孙为织云锦裳。”

予取予求

yú qǔ yú qiú

予:我。原指从我这里取,从我这里求(财物)。后指任意索取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僖公七年》:“唯我知女(汝),女专利而不厌,予取予求,不女疵瑕也。”

移风易俗

yí fēng yì sú

成语正音

俗,不能读作“shú”。

移:改变;易:变换。改变旧的风俗习惯。 >> 移风易俗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乐论》:“乐者,圣人之所乐也,而可以善民心,其感人深,其移风易俗,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。”

缘鹄饰玉

yuán hú shì yù

缘鹄:因某种机缘把鹄鸟做成羹,献给对方吃;饰玉:修饰玉鼎,造成美观的效果,让对方看了高兴。指因缘时会而登上高位

成语出处

战国·楚·屈原《楚辞·天问》:“缘鹄饰玉,后帝是飨。”

云开雾散

yún kāi wù sàn

指天气由阴暗转为明朗。常用以比喻怨愤、疑虑得以消除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陶佃《王君仪》诗:“云开雾散却晴霁,清风淅淅无纤尘。”

眼语颐指

yǎn yǔ yí zhǐ

颐指:以下巴的动向示意。用眼色或下巴的动向示意

成语出处

明·刘若愚《酌中志·正监蒙难纪略》:“监不开口明说,止于膝上或案下用右手食指作画字写字形,或眼语颐指,非久侍者不能通其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