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一目了然

yī mù liǎo rán

成语正音

了,不能读作“liào”。

目:看;了然:清楚,明白。一眼就看得很清楚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张岱《皇华考序》:“可见按图索籍,三溪道路,一目了然。”

言行不贰

yán xíng bù èr

犹言言行一致。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孝友传·许孜》:“至性孝友,立节清峻,与物恭让,言行不贰。”

游戏三昧

yóu xì sān mèi

原为佛家语,意思是排除杂念,使心神平静。也比喻事物的精义、决窍。后指用游戏的态度对待一切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灵》卷八:“扣大寂之室,顿然忘筌,得游戏三昧。”

一龙一蛇

yī lóng yī shé

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,或显或隐,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。

成语出处

《管子·枢言》:“一龙一蛇,一日五化之谓周。”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:“一龙一蛇,与道翱翔,与时变化,夫岂守一节哉?”

引古证今

yǐn gǔ zhèng jīn

用古代的经验教训,证明现实中的事情。

成语出处

《南齐书·高逸传》:“儒家之教,宪章祖述,引古证今,于学易悟。今树以前因,报以后果,业行交酬,连锁相袭。”

犹解倒悬

yóu jiě dào xuán

解:解救;倒悬:人被倒挂,比喻处境困难。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行仁政,民之悦之,犹解倒悬也。”

言文行远

yán wén xíng yuǎn

言辞有文采,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张溥《〈壬申文选〉序》:“言文行远,国家赖之。”参见“言而无文,行之不远”。

蝇攒蚁附

yíng cuán yǐ fù

犹蝇营蚁聚。比喻不顾谦耻,趋炎附势,到处钻营。

成语出处

《醒世恒言·杜子春三入长安》:“那子春平时的一起宾客,闻得他自长安还后,带得好几万银子来,依旧做了财主,无不趋奉,似蝇攒蚁附一般,因而撺掇他重妆气象,再整风流。”

雍容不迫

yōng róng bù pò

形容态度大方,从容不迫。

成语出处

《元史·刘敏中传》:“敏中平生,身不怀币,口不论钱,义不苟进,进必有所匡救,援据今古,雍容不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