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循常习故

xún cháng xí gù

循常:遵循常规。习故:学习陈旧的作风。遵守旧规,沿袭先例。形容因袭保守,不愿变通。亦作“循故袭常”、“履常蹈故”、“遵常守故”。

成语出处

汉·仲长统《昌言·法诫》:“又中世之选三公也,务于清悫谨慎,循常习故者。”

瑶草琪葩

yáo cǎo qí pā

仙境里的花草。也指珍贵奇异的花草。同“瑶草琪花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郑真《王叔远先生拟挽辞》:“瑶草琪葩,露滋芳些;羡门、偓佺、杂楤珩些。”

野有饿殍

yě yǒu è piǎo

饿殍:饿死的人。郊外有饿死的人。形容战乱或灾后的景象

成语出处

唐·陆贽《祭大禹庙文》:“邦无宿储,野有饿殍。”

一步一鬼

yī bù yī guǐ

走一步路就好象碰到一个鬼。形容遇事多疑。

成语出处

汉·王充《论衡·订鬼》:“人病则忧惧,忧惧见鬼出……昼日则鬼见,暮卧则梦闻。”

血气之勇

xuè qì zhī yǒng

指凭一时感情冲动产生的勇气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夫子过孟贲远矣。”宋·朱熹集注:“孟贲血气之勇。”

杳无人烟

yǎo wú rén yān

僻远无人居住。形容荒凉,偏僻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六十四回:“师兄差疑了,似这杳无人烟之处,又无个怪兽妖禽,怕他怎的?”

野战群龙

yě zhàn qún lóng

群龙在郭野大战。比喻群雄争天下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王刘张李彭卢传赞》:“天地闭革,野战群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