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寻枝摘叶

xún zhī zhāi yè

比喻追求事物次要的、非根本的东西。

成语出处

宋·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评》:“建安之作全在气象,不可寻枝摘叶。”

一唱三叹

yī chàng sān tàn

成语正音

一,不能读作“yì”。

一个人领头唱,三个人和着唱。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。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清庙之瑟,朱弦而疏越。一唱而三叹,有遗音者矣。”《荀子·礼论》:“清庙之歌,一倡而三叹也。”

研桑心计

yán sāng xīn jì

研:计研,一名计然,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,善经商;桑:桑弘羊,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,长于理财。形容善于经商致富。

成语出处

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研桑心计于无垠。”

遥遥在望

yáo yáo zài wàng

成语正音

望,不能读作“wǎnɡ”。

在望:可看见。远远地可以看到。

成语出处

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鸲鹆之巢,远哉遥遥。”

夜蛾赴火

yè é fù huǒ

蛾:像蝴蝶似的昆虫;赴:投入。像蛾子扑火一样。比喻奔赴所向往的目标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崔浩传》:“若夜蛾之赴火,少加倚仗,便足立功。”

扬扬自得

yáng yáng zì dé

十分得意的样子。 >> 扬扬自得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晏子为齐相,出,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。其夫为相御,拥大盖,策驷马,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”

瑶草琪花

yáo cǎo qí huā

①仙境里的花草。②珍贵奇异的花草。亦作“瑶草琪葩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5回:“行不到一里之间,但见荆棘为篱,外面都是青松翠柏,篱内尽是瑶草琪花。”

徇私作弊

xùn sī zuò bì

为了私情而弄虚作假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十三回:“谁想这伙官员,贪滥无厌,徇私作弊,克减酒肉。”

杨虎围匡

yáng hǔ wéi kuāng

杨,通“阳”。指因貌似而产生误会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扞孔子呴将适陈,过匡……匡人闻之,以为鲁之阳虎。阳虎尝暴匡人,匡人于是遂止孔子。孔子状类阳虎,拘焉五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