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阳奉阴违
阳:表面上;奉:遵守,听从;阴:暗地里。指玩弄两面派手法,表面上遵从,暗地里违背。
成语出处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十七回:“亦曾当面劝过他,无如卜知府阳奉阴违,也就奈何他不得。”
睚眦必报
睚眦:发怒时瞪眼睛,借指极小的仇恨。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。比喻心胸极狭窄。 >> 睚眦必报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史记·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一饭之德必偿,睚眦之怨必报。”
夜郎自大
夜郎: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。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。 >> 夜郎自大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:“滇王与汉使者言曰:‘汉孰与我大?’及夜郎侯亦然。以道不通,故各以为一州主,不知汉广大。”
羊狠狼贪
狠:凶狠。原指为人凶狠,争夺权势。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。 >> 羊狠狼贪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因下令军中曰:‘猛如虎,很如羊,贪如狼,强不可使者,皆斩之。’”
薰莸不同器
薰:香草,比喻善类;莸:臭草,比喻恶物。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个器物里。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。 >> 薰莸不同器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孔子家语·观思》:“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,尧桀不共国而治,以其类异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