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信口雌黄

xìn kǒu cí huáng

成语正音

雌,不能读作“chí”。

信:任凭,听任;雌黄:即鸡冠石,黄色矿物,用作颜料。古人用黄纸写字,写错了,用雌黄涂抹后改写。比喻不顾事实,随口乱说。 >> 信口雌黄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晋·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王衍,字夷甫,能言,于意有不安者,辄更易之,时号口中雌黄。”

謏闻之陋

xiǎo wén zhī lòu

謏闻:小有名声。仅有小小的名气,学识很浅陋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王鏊传》:“数年之后,士类濯磨,必以通经学古为高,脱去謏闻之陋。”

相须而行

xiāng xū ér xíng

须:需要,依存。互相依存而行动一致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夫天之与帝,帝之与人,犹头之与足,相须而行也。”

相倚为强

xiāng yǐ wéi qiáng

倚:依赖。互相依靠帮助而强大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明帝《宣旨永嘉王子仁》:“正赖汝辈兄弟,相倚为强,庶使天下不敢窥战王室。”

信及豚鱼

xìn jí tún yú

及:达到;豚:小猪。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。比喻信用非常好。

成语出处

《易·中孚》:“豚鱼吉,信及豚鱼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