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ú piān wú pō
不偏向;不邪曲。同“无偏无陂”。
汉·王符《潜夫记·释难》:“无偏无颇,亲疏同也。”
xiāo gàn gōng kǔ
宵:夜;旰:天晚。早起晚睡,刻苦攻读
唐·杜甫《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》诗:“宵旰忧虞轸,黎元疾苦骈。”
xiàng fēng mǐ rán
向风:闻风仰慕;靡然:倒伏的样子。形容人们倾心向往
唐·卢照邻《乐府杂诗序》:“于是怀文之士,莫不向风靡然。”
xīng é zào shàn
指造谣毁谤。
唐·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凡此五鬼,为吾五患,饥我寒我,兴讹造讪,能使我迷。”
xiāo hú zhī yè
宵:通“小”;腋:腋窝。小狐狸腋下的毛皮。比喻珍贵的东西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吾闻千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腋。”
wú róng shēn zhī dì
①指没有栖身立脚的地方。②指羞愧而无处可以藏身。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8回:“四海飘零,无容身之地。”
xìn qǐ xiāo qiáng
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。指祸乱发生在家里。比喻内部发生祸乱。
北周·庾信《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》:“时值乱离,衅起萧墙。”
xiàng míng ér zhì
向明:天将亮;治:治理。天刚亮就开始治事。形容勤于政事
《周易·说卦》:“圣人南面而听天下,向明而治,盖取诸此也。”
xiào jīng qǐ xù
比喻遇事左右为难,颇感棘手
《阳春白雪·小令·寿阳曲》:“泪点多如秋夜雨,烦恼如《孝经》起序。”
xiǎng xiǎng ér bǎo
乡:通“飨”;乡乡:吃得很满足。形容吃得很满足的样子
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荣辱》:“亦呥呥而噍,乡乡而饱已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