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相待如宾

xiāng dài rú bīn

相处如待宾客。形容夫妻互相尊敬。 >> 相待如宾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初,臼季使,过冀,见冀缺耨,其妻馌之,敬,相待如宾。”

席门穷巷

xí mén qióng xiàng

形容所居之处穷僻简陋。亦作“席门蓬巷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高适《行路难》诗:“东邻少年安所知?席门穷巷出无车。”

削木为吏

xuē mù wéi lì

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,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。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削木为吏,议不可对。”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,削木为吏议不对,定计于鲜也。”

五方杂处

wǔ fāng zá chǔ

五方:东南西北中,泛指各处;处:住。形容大城市的居民,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是故五方杂厝,风俗不纯。”

削足适履

xuē zú shì lǚ

成语正音

削,不能读作“xiāo”。

适:适应;履:鞋。因为鞋小脚大,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。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,生搬硬套。 >> 削足适履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夫所以养而害所养,譬犹削足而适履,杀头而便冠。”

相差无几

xiāng chā wú jǐ

成语正音

相,不能读作“xiànɡ”。差,不能读作“chā”;几; 不能读作“jī”。

彼此没有多大差别。

成语出处

先秦·李耳《老子》:“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美之与恶,相去何若?”

夏屋渠渠

xià wū qú qú

夏屋:高大的房子;渠渠:高大深广的样子。形容房屋高大而深广

成语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红玉》:“时年三十六,腴田连阡,夏屋渠渠矣。”

先号后庆

xiān hào hòu qìng

指初凶后吉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申屠刚鲍永等传赞》:“鲍永沉吟,晚乃归正,志达义全,先号后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