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夏虫语冰

xià chóng yǔ bīng

比喻人囿于见闻,知识短浅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”

五光十色

wǔ guāng shí sè

成语正音

色,不能读作“shǎi”。

形容色彩鲜艳,花样繁多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梁·江淹《丽色赋》:“五光徘徊,十色陆离。”

犀颅玉颊

xī lú yù jiá

额角骨突出如犀,脸颊洁白如玉。借指相貌不凡的年轻人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仲天贶王元直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》之四:“空使犀颅玉颊,长怀髯舅凄然。”

巷尾街头

xiàng wěi jiē tóu

指大街小巷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三十一:“问:‘如何是学人转身处?’师日:‘街头巷尾。’”

夏虫疑冰

xià chóng yí bīng

比喻人囿于见闻,知识短浅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”

五羖大夫

wǔ gǔ dà fū

羖:公羊。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。 >> 五羖大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乃使人谓楚曰:‘吾媵臣百里奚在焉,请以五羖羊皮赎之。’……缪公大说,授之国政,号早曰‘五羖大夫’。”

相门有相

xiàng mén yǒu xiàng

宰相门里还出宰相。旧指名门子弟能继承父兄事业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文闻将门必有将,相门必有相。”

夏虫朝菌

xià chóng zhāo jūn

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,菌类朝生暮死。比喻极短的生命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夏虫不可以语于冰。”又《逍遥游》:“朝菌不知晦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