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罔水行舟

wǎng shuǐ xíng zhōu

罔:没有。没有水在陆地上行船。比喻行为违背常理

成语出处

宋·周去非《岭外代答·灵渠》:“窃叹始皇之猜忍,其余威能罔水行舟。”

喜形于色

xǐ xíng yú sè

成语正音

色,不能读作“shǎi”。

形:表现;色:脸色。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。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。 >> 喜形于色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纳谏》:“太宗闻其言,喜形于色,谓群臣曰:‘……及见魏征所论,始觉大非道理。’”

无家可归

wú jiā kě guī

没有家可回。指流离失所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二:“寺僧见了他无了根蒂,渐渐怠慢,不肯相留。要回故乡,已此无家可归。”

妄言则乱

wàng yán zé luàn

妄:胡乱。胡言乱语就会出乱子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天妄视则淫,耳妄听则惑,口妄言则乱,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。”

习与性成

xí yǔ xìng chéng

性:性格。长期习惯于怎样,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。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太甲上》:“兹乃不义,习与性成。”

王佐之材

wáng zuǒ zhī cái

佐:辅助。指有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董仲舒传赞》:“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,虽伊、吕亡以加。”

虾兵蟹将

xiā bīng xiè jiàng

成语正音

将,不能读作“jiānɡ”。

古代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。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娄罗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四十:“乃率领鼋帅虾兵蟹将,统帅党类,一齐奔出潮头。”

无咎无誉

wú jiù wú yù

咎:过失;誉:称扬、赞美。既没有错误,也没有功绩。比喻工作表现一般。

成语出处

《易·坤》:“括囊,无咎无誉,盖言谨也。”《后汉书·邓张徐张胡列传赞》:“邓张作傅,无咎无誉。”

喜不自胜

xǐ bù zì shèng

成语正音

自,不能读作“zhì”;不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
胜:能承受。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。形容非常高兴。

成语出处

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小生去时,承夫人亲自饯行,喜不自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