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自诒伊戚

zì yí yī qī

自寻烦恼;自招灾殃。 >> 自诒伊戚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小明》:“心之忧矣,自诒伊戚。”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乌呼,我之怀矣,自诒伊戚,其我之谓矣。”

陟岵陟屺

zhì hù zhì qǐ

陟:登、升;岵:有草木的山;屺:无草木的山。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魏风·陟岵》:“陟彼枯岵兮,瞻望父兮。……陟彼屺兮,瞻望母兮。”

自作门户

zì zuò mén hù

指自己创立派别或结成宗派。同“自立门户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韦云起传》:“今朝廷之内,多山东人,而自作门户,更相剡荐,附下罔上,共为朋党。”

薏苡之谤

yì yǐ zhī bàng

比喻被人诬蔑,蒙受冤屈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王珪杜正伦等传论》:“正伦以能文被举,以直道见委,参典机密,出入两宫,斯谓得时。然被承乾金带之讥,孰与夫薏苡之谤,士大夫慎之。”

自新之路

zì xīn zhī lù

罪犯自己改正错误,重新做人的出路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志·田豫传》:“豫悉见诸系囚,慰谕,开其自新之路,一时破械遣之。”

溢于言表

yì yú yán biǎo

成语正音

溢,不能读作“ài”。

超出言语以外,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朱舜水《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》:“来书十读,不忍释手,真挚之情,溢于言表。”

重气轻身

zhòng qì qīng shēn

指看重义节而轻视生命

成语出处

唐·张说《巡边在河北作》诗:“去年六月西河西,今年六月北河北。沙场磧路何为尔,重气轻身知许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