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国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国难当头这样含有国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国字的成语!

国难当头

成语拼音

guó nàn dāng tóu

成语解释

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》:“在国难当头的现在,白天里讲些冠冕堂皇的话……不就正是这些人么?”

敌国外患

成语拼音

dí guó wài huàn

成语解释

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”

安邦定国

成语拼音

ān bāng dìng guó

成语解释

邦:泛指国家。使国家安定巩固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二折:“我本是安邦定国李存孝,今日个太平不用旧将军。”

爱国一家

成语拼音

ài guó yī jiā

成语解释

热爱祖国,像一家人

成语出处

《人民日报》1958.10.11:“都本着‘爱国一家’的原则,采取既往不咎的态度。”

隐若敌国

成语拼音

yǐn ruò dí guó

成语解释

隐:威严庄重的样子;若:象;敌:匹敌,同等;敌国:相当于一国。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:“吴楚反时,条侯为太尉,乘传车将至河南,得剧孟,喜曰:‘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,吾知其无能为已矣。’天下骚动,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。”

误国殃民

成语拼音

wù guó yāng mín

成语解释

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杨继盛《请诛贼臣疏》:“臣观大学士严嵩,盗权窃柄,误国殃民,其天下之第一大贼乎。”

入国问俗

成语拼音

rù guó wèn sú

成语解释

国:原指都城,后多指国家。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,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入境而问禁,入国而问俗,入门而问讳。”

富堪敌国

成语拼音

fù kān dí guó

成语解释

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。形容极为富有。同“富可敌国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廿载繁华梦》第三回:“若库书吏役,反得富堪敌国,坐拥膏腴。”

益国利民

成语拼音

yì guó lì mín

成语解释

对国家、对人民都有利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文帝纪下》:“参考变通,可以益国利民便时适治者,为二十四新制。”

辱国殃民

成语拼音

rǔ guó yāng mín

成语解释

使国家受辱,人民遭殃。亦作“辱国殄民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古今小说·木绵庵郑虎臣报冤》:“韩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,陷害了赵愚丞相,罢黜道学诸臣,轻开边衅,辱国殃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