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国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毁家纾国这样含有国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国字的成语!

毁家纾国

成语拼音

huǐ jiā shū guó

成语解释

捐献所有家产,帮助国家减轻困难。同“毁家纾难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钱谦益《清文华殿中书房办事大理寺副汪镳授儒林郎》:“夫毁家纾国,大臣之有事;急病让夷,君子之所贵。”

国无宁日

成语拼音

guó wú níng rì

成语解释

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一回:“宋大国也,起倾国兵,盛气而来……吾国无宁日矣。”

保国安民

成语拼音

bǎo guó ān mín

成语解释

保卫国家,使人民安居乐业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五十四回:“依此而行,可救宋江,保国安民,替天行道。”

徇国忘己

成语拼音

xùn guó wàng jǐ

成语解释

徇:为国献身。为国献身,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谢晦传》:“逮营阳失德,自绝宗庙,朝野岌岌,忧及祸难,忠谋协契,徇国忘己,援登圣朝,惟新皇祚。”

亡国之器

成语拼音

wáng guó zhī qì

成语解释

指象箸、玉杯之类的器皿,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贵直》:“亡国之器陈于廷,所以为戒。”

辱国殄民

成语拼音

rǔ guó tiǎn mín

成语解释

使国家受辱,人民遭殃。同“辱国殃民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刘基《春秋明经》:“他日西鄙之伐,辱国殄民,果谁之所致乎!”

破国亡宗

成语拼音

pò guó wáng zōng

成语解释

国家毁灭,宗族消亡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东坡志林》第五卷:“用商鞅桑宏羊之术,破国亡宗者皆是也。”

破国亡家

成语拼音

pò guó wáng jiā

成语解释

国家覆灭、家庭毁灭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汪遵《咏酒二首》诗:“后人不识前贤意,破国亡家事甚多。”

民生国计

成语拼音

mín shēng guó jì

成语解释

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富国》:“如是则上下俱富,交无所藏之,是国计之极也。”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。”

绝国殊俗

成语拼音

jué guó shū sú

成语解释

绝国:异国。殊俗:不同的风俗。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。

成语出处

《文子·精诚》:“天下莫不仰上之德,象主之旨,绝国殊俗,莫不重译而至,非家至而人见之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