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带和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春和景明这样含有和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和字的成语!

春和景明

成语拼音

chūn hé jǐng míng

成语解释

春光和煦,风景鲜明艳丽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至若春和景明,波澜不惊,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。”

和而不同

成语拼音

hé ér bù tóng

成语解释

和:和睦;同:苟同。和睦地相处,但不随便附和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

政通人和

成语拼音

zhèng tōng rén hé

成语解释

政事通达,人心和顺。形容国家稳定,人民安乐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俱兴。”

打落牙齿和血吞

成语拼音

dǎ luò yá chǐ huò xuè tūn

成语解释

和:混合。比喻吃了亏不让别人知道或失败了还要充好汉

成语出处

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九章:“为了团结,为了大敌当前,顾全抗战,只好‘打落牙齿和血吞’。”

和光同尘

成语拼音

hé guāng tóng chén

成语解释

和、同:混合。和光:混合各种光彩;同尘:与尘俗相同。指不露锋芒,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。也比喻同流合污。

成语出处

《老子》第四章:“和其光,同其尘。”

惠风和畅

成语拼音

huì fēng hé chàng

成语解释

惠:柔和;和:温和;畅:舒畅。柔和的风,使人感到温暖、舒适。

成语出处

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。”

天时地利人和

成语拼音

tiān shí dì lì rén hé

成语解释

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,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《孙膑兵法·月战》: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三者不得,虽胜有殃。”

琴瑟和鸣

成语拼音

qín sè hé míng

成语解释

比喻夫妇情笃和好

成语出处

元 徐琰《青楼十咏 言盟》:“结同心尽了今生,琴瑟和谐,鸾凤和鸣。”

风和日丽

成语拼音

fēng hé rì lì

成语解释

和风习习,阳光灿烂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:“是日风和日丽,众多官员,都来祭奠。”

和衷共济

成语拼音

hé zhōng gòng jì

成语解释

衷:内心;济:渡。大家一条心,共同渡过江河。比喻同心协力,克服困难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同寅协恭和衷哉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下》“夫苦匏不材于人,共济而已。”